今日(4月22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数据来源,采用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84个一级学科的4023名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来自373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拥有最多的高被引学者,共441位。高校中,共296所大学有学者入选。其中有5所大学的高被引学者超过了100位。清华大学共有197位,位居第一;北京大学共有166位,位居第二;第三名为浙江大学160位;第四、第五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112位,复旦大学101位。入选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超过50位的高校还有:中山大学(90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0位)、南京大学(79位)、华中科技大学(77位)、武汉大学(68位)、同济大学(57位)、东南大学(55位)、电子科技大学(52位)、西安交通大学(51位)、哈尔滨工业大学(50位)。
西安交通大学51名学者入选,其中我实验室16人入选。郭烈锦院士、黄佐华教授、严俊杰教授、车得福教授、戴义平教授、鱼剑琳教授、苏进展教授、 胡二江教授、汤成龙教授、王江峰教授等10人入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 Lionel Vayssières教授、金明尚教授、高传博教授3人入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苏光辉教授、秋穗正教授2人入选核科学与工程学科;何银年教授入选数学学科。

随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高,引领全球学术进步的各领域杰出学者也不断涌现。这是自2015年开始,爱思唯尔第7次正式发布“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我实验室郭烈锦教授、黄佐华教授、Lionel Vayssières教授、何银年教授等均是继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年之后第7次入选。至今,我实验室拥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40人次,爱思唯尔“全球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被引学者”2人次,爱思唯尔“全球能源机械工程学科领域高被引学者1人次。

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门类的84个一级学科,此次高被引学者的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爱思唯尔最新开发的论文——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这项文章级别的映射使得中国学者的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契合中国学科设置的学术研究生态,科学、精确地描绘了中国学者的科研产出,为进一步清理、分析和研究学者引用表现提供了有效帮助。
Scopus是爱思唯尔公司推出的,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摘要引文数据库,收录了全球5,000多家出版商的超过24,000种期刊(其中中国大陆期刊超过730本),980多万篇学术会议论文,22万本书以及全球5大专利机构4400万条专利信息。覆盖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学科。最早可追溯到18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