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我国高等学校中促进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国家外国专家局与教育部联合设立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项目。2007年以郭烈锦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受该计划的资助,建设“能源高效节约与可再生转化利用的热物理基础引智基地”。项目获得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连续“二期”资助。
项目实施以来,本基地建立了与Samuel Mao教授领导的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洁净能源工程实验室、Max Lu院士领导的澳大利亚IRC昆士兰大学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等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及基地、以及美国Purdue大学、Miami大学、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等五十余所所大学的上百个世界一流教授课题组的实质性合作,共同联合承担研究项目、培养高级人员和科技资源互通有无等。特别推动在本基地成立了“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以团队形式吸引国际著名学者带领高级助手和合作者来室工作,引进了全职外籍学者4位,其中两位已于2011年入选高端人才计划,(另外两位能力和水平事实上也不亚于计划入选者);近年来本基地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太阳-氢”可再生能源规模制氢基础理论和技术研发平台,在太阳能聚热超临界水生物质气化制氢、太阳能光催化规模制氢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Chem Reviews、Nano Letters、 Int J Hydrogen、Int J Multiphase Flow等领域顶尖杂志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并获广泛引用和好评;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群体项目和科技部973重大项目、863计划项目的持续支持;近五年基地国内群体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等,对学科理论的创新、行业技术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基地国内合作团队的成员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快速扩大,应邀在多个领域内重要国际学术组织的任职,极大地提高了学科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本引智基地定位于致力解决困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以能源高效节约和可再生转化利用的热物理热化学基础理论为核心研究内容、并具有一定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研究方向。基地依托的学科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动力、化工、环境,包括能源、资源的生产、储运、利用的全过程原理和装备的设计、制造理论与生产工艺,适应于基地学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规划包括几个方面:(1)化石能源的高效开发与洁净利用。(2)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3)高效新型热力循环及系统优化理论和控制技术。
2018年实验室教育部、外专局“111引智基地”二期评估优秀。
2019年实验室获批教育部、外专局“111引智基地”(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