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实验传热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系列会议(The World Conferences on 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Fluid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创办于1988年,是由国际传热传质联合会和国际传热传质中心(ICHMT)主持举办的实验传热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研究领域的全球大型系列学术会议,是实验传热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研究领域广受关注的全球最高级别和水平的系列学术会议之一,每隔四年举办一届,前七届会议分别在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连续成功举办。
2013年6月16-20日,第八届全球实验传热学、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学术会议(ExHFT-8)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由葡萄牙-美国发展基金委(FLAD)等国际机构联合举办,由葡萄牙IST高级技术研究所为主承办。会议的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由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中国、葡萄牙等40多国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会议组委会主席和副主席分别是葡萄牙IST高级技术研究所P.J. Coelho教授和M. Costa教授。出席会议交流的各国代表约有400余人,我国共有13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实验室主任郭烈锦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大会国际组委会在全球范围内精心遴选了12个45分钟大会特邀主旨报告,他们是:
1.“NEAR-FIELD CHARACTERIZATION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IMAGING: FROM FLUIDICS TO GRAPHENE”,报告人:美国田纳西大学航空工程系K.D. Kihm教授;
2.“THERMAL SCIENCE: ENABLING RENEWABLE ENERGY INNOVATION”,报告人: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D.E. Arvizu教授;
3.“BOILING IN MICROCHANNELS — 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报告人:印度孟加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S.K. Saha教授;
4.“FIFTY YEARS OF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报告人: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J.W. Rose教授;
5.“Flow Control in Aerodynamics”,报告人: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机械及航空工程系C. Tropea教授;
6.“MORPHING SURFACES FOR FLOW CONTROL”,报告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科学实验室B.J. McKeon教授;
7.“MAIN ISSUES ON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FORCED CONVECTION IN MICROCHANNELS AND MICRO HEAT EXCHANGERS”,报告人: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G.L. Morini教授;
8.“IGNITION AND EXTINCTION PROCESSES IN GAS TURBINE FLAMES”,报告人:英国剑桥大学霍普金森实验室E. Mastorakos教授;
9.“DIRECT CONTACT CONDENSATION OF STEAM JET IN WATER PIPE FLOW”,报告人: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烈锦教授;
10.“OPTO-ELECTRIC MANIPULATION OF PARTICLES AND DROPLETS”,报告人:美国普度大学机械工程系S.T. Wereley教授;
11.“MAKING IT CLEAR: FLEXIBLE, TRANSPARENT LABORATORY FLOW MODELS FOR SOFT AND HARD PROBLEMS”,报告人: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机械工程系M.C. Jermy教授;
12.“VISCOELASTIC INSTABILITIES IN MICROSCALE FLOWS”,报告人:葡萄牙波尔图大学机械工程系F.T. Pinho教授。
在全体代表参加的大会主旨报告外,会议再分成一共16个专题报告会场,组织学者进行专题研究的讨论与交流,这16个专题包括传热传质、多相流、微纳米尺度的热与流体流动、热交换器、流体力学、测量技术及图像处理、沸腾传热、湍流、化学反应器和燃烧、先进能源系统(燃料电池,氢能系统)、先进环境系统(可再生能源)、跨学科热与流体流动、生物技术和医疗系统、低温学、航天航空技术、制造工艺一系列热门议题。
本次会议云集了众多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包括英国皇家学会院士B.Launder教授、全球实验传热流体与热力学组委会主席N.Kasagi教授、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D.E. Arvizu 教授、国际传热传质英国区主编J. Rose教授、国际多相流杂志前主编G. Hetsroni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先进气体燃烧技术中心主任以及计算流体力学协会首届会长A. Pollard教授、欧陆委员会主席A. Steenhoven教授、俄罗斯热物理研究所所长S. Aleeksenko教授、湍流燃烧学通用CMC程序编写者英国剑桥大学E. Mastorakos教授、荷兰屯特大学热能系主任T.H. Meer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化工工程系主任B. Azzopardi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T. Chandratilleke教授。大会开幕式上还颁发了在国际传热领域享有最高盛誉的Nusselt-Reynolds奖。该奖用于表彰全球范围内在流动、传热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个人。本届Nusselt-Reynolds奖得主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B. Launder教授。
本次会议突出呈现了国际该领域近期的研究动向:1. 研究逐步由以往的宏观化、表象化转入到微观化、机理化。以湍流流动、液滴凝结、微通道内流动等经典问题为例,研究人员通过高精度的测量方法与仪器,测量并观察到了众多宝贵的微观、瞬态过程,并由此深层揭示相关流动与传热过程的内在规律。2. 研究人员更加关注复杂约束条件下的难点问题。其中航天微重力条件流动传热、微通道内相变、湍流环境下凝结等问题被热烈讨论。3. 高新技术领域出现的流动传热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环境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氢能与燃料电池等热门领域。
我国学者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烈锦教授应邀作了12个大会特邀主旨报告的第9个报告,题目为“DIRECT CONTACT CONDENSATION OF STEAM JET IN WATER PIPE FLOW”。郭烈锦教授从沸水核反应堆电站弛压水池、过程工业与节能工程蒸汽射流泵、火箭发动机液氧泵间管路等不同工业的强烈应用背景出发,提炼出蒸汽射流在过冷水中凝结这一基本科学问题的过程与特征,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几十年来对蒸汽凝结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基础上,回顾阐述了在过冷水中蒸汽射流凝结这一问题的特殊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全面介绍了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些年来开展的有关音速及超音速蒸汽射流在静态水池中凝结、蒸汽射流在管内流体中凝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其推广应用的系列结果和最新进展。研究工作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
通过应邀参加本次大会,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了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传热学、流体力学及热力学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加强了我校与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及其专家学者们在实验传热学、流体力学及热力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