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实验室承办中国内燃机学会“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成立暨“科创中国”陕西行对接会议

2025年03月31日 22:44  点击:[]

3月26-27日,由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内燃机学会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成立暨“科创中国”陕西行——助力解决氢气运输单元技术难题对接会议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召开。会议由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组长孙柏刚主持,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联合体理事长帅石金,陕西省科协科普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科创中国”陕西科技服务团负责人柴晓敏,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副主任王维,联合体理事、西安交通大学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王金华教授,联合体秘书长杨国峰等学会和联合体领导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发动机以及储氢、供氢等产业链上下游理事单位的代表、工作组成员、陕西省储氢供氢系统企业代表、陕西省科协以及秘书处工作人员等共计70余人参加。

实验室王金华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学校在氢发动机及车载储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王维和柴晓敏分别致辞,介绍各自在氢产业链方面的布局、成果和规划,对联合体的成立和宗旨表示认可,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帅石金对此次“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和肯定,介绍了创新联合体成立以来的工作进展,提出对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的希望和建议。

工作组组长孙柏刚介绍工作组的成立背景、目的以及工作组成员。工作组以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为技术攻关对象,灵活调度联合体成员资源实现产-学-研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推动相关研究及产业的落地。会上李树生秘书长宣布了“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正式成立。

会上,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袁卫锋介绍了车载储氢/供氢系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林羲介绍了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及其储运氢系统氢热耦合设计与应用,在氢气制储供运领域已取得较大研究进展与广泛市场应用,引起与会专家热烈反响。

会议组织了氢气运输技术难题对接,地方企业代表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富镁氢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宋文杰,陕西盛世盈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聂小确以及陕西博菲特流体控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李便玲介绍了公司情况并提出了相关技术问题,工作组顾问和与会专家进行了积极解答,引导企业考虑车载应用场景,并就储氢供氢上下游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议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孙柏刚就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的2025年工作计划做了展示介绍,包括蓝皮书撰写、气态、液态、有机溶液、固态储氢、多途径在线制氢行业年度分析报告、技术交流等方面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工作组成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

最后,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树生发表讲话。李树生认为,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工作组汇集了发动机以及储氢、供氢等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单位的专家们,共同探讨研究氢发动机的特点、差异和储氢及供氢需求,实现产学研用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推动工作组及“科创中国”陕西行——助力解决氢气运输单元技术难题各项工作的开展。李树生秘书长提出工作组尽快落实《蓝皮书》第五章规划和编制进程,确保《蓝皮书》正式发布时间节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之间应密切合作与沟通,集中优势力量尽快攻克技术难关,全力推动车载储氢及供氢系统技术突破,为氢发动机整个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中国内燃机学会将一如既往为联合体和工作组的工作提供支持。

会后,与会专家代表们赴泾河新城氢能产业代表企业——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考察。


上一条:慎终追远,赓续使命——实验室举行清明节缅怀陈学俊先生扫墓献花仪式   下一条:媒体聚焦报道实验室主任郭烈锦院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观点

关闭

版权所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FLOW IN POWER ENGINEERING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